夏枯草(夏枯头)
夏枯草有止血和凉血的作用,润心肺,生津止燥。大部分人都适宜食用。但是夏枯草是寒性的,脾胃虚寒,经常拉肚子的人,就不宜食用了。在天气比较燥热的南方,人们经常用夏枯草做药膳,治疗疾病,清除燥热。 1、夏枯草治乳痈初起:夏枯草、蒲公英各等分。 酒煎服,或作丸亦可。 (《本草汇言》) 2、夏枯草治赤白带下:夏枯草花,开时采,阴干为末。 每服10克,食前米饮下。(《纲目》)
3、夏枯草治瘰疬马刀,不问已溃未溃,或日久成漏:夏枯草30克,水二钟,煎至七分,去滓,食远服。(《摄生众妙方》夏枯草汤) 4、夏枯草治产后血晕,心气欲绝者:夏枯草捣绞汁,服一盏。(《纲目》) 金银花金银花全身都可入药,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。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、抗菌消炎、保肝利 胆的功能。临床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、头痛咽痛等疾病。 1.抑菌,金银花对葡萄菌、痢疾杆菌、肺炎双球菌都有抑制作用。 2.金银花能与胆固醇进行中和,从而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。 3.流行性感冒、肺炎、冠心病、高血脂等症。有提高人体免疫力,延缓衰老等效果 鸭跖草(翠蝴蝶)主治: 1.小便不通。用鸭跖草一两、车前草一两,共捣出汁,加蜜少许,空心服。 2.赤白痢。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。 3.喉痹。用鸭跖草汁点喉。 4.痔疮肿痛。用鸭跖草、碧蝉儿花一起,搓软敷贴患处。 【别名】竹节菜、鸭鹊草、耳环草、蓝花菜、翠蝴蝶、三角菜、三荚菜、桂竹草、蓝花水竹草、淡 竹叶 【性味归经】甘、淡,寒。归肺、胃、小肠经。 【用法用量】 15~30g;鲜品60~90g 。外用适量。(1)用于外感发热,或热性病发热不退,或咽喉肿痛,以及痈肿疮疡等症。本品性味甘寒,有清热 解毒的功效,凡外感发热,或热性病发热不退,可单味应用;也可配合解表药或清热药同用。对于 咽喉红肿疼痛,可配伍蒲公英、乌蔹梅或土牛膝、大青叶等同用。用治痈肿疮疡,可配地丁草、蒲 公英、野菊花等药同用。 (2)用于小便不利、水肿,或湿入下注膀胱、小便淋沥涩痛等症。本品有良好的利尿作用,凡风水 浮肿、小便不利,可配伍浮萍、芫荽等药同用;湿热下注膀胱、小便涩痛,可配伍凤尾草、扁蓄、 蒲公英等同用。 (3)此外,还可应用于蛇毒咬伤,一方面煎汤内服,一方面用鲜草适量,洗净,捣烂外敷。 (4)鸭跖草一药,长于清热,又能利尿。经临床实践体会,煎服本品后,能使高热渐退,尿量增加, 但停药后又见体温升高现象。故如单用本品,似嫌解毒作用不强,在临床使用时宜与其它清热解毒药配伍。 (5)鸭跖草与淡竹叶都能清热利尿,功效相似,但鸭跖草的作用较强。 垂盆草(狗牙齿)靠水的田间地头有甘淡微酸凉。能清热解毒,消痈肿、利尿解蛇毒主治用法大火烫伤痈肿疮疡、毒蛇咬伤、癌肿鲜草一至四两,洗净捣汁服干品五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鲜草适量洗净捣汁敷患处。 灯笼草(苦灯笼)灯笼草的性凉,果实,枝叶皆可入药,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功效。根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灯笼草的枝叶入药,煎水服用可以治疗子宫出血、胆囊炎、感冒头痛等疾病,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,人们发现灯笼草对于妇科疾病特别是子宫出血,有着非常良好的药效,所以在一些治疗妇科疾病的中成药中,一般都会有灯笼草的成分。 <注>此药有收缩子宫作用,孕妇忌用 苍耳子(粘头婆、黏巴子)【功效主治】:散风,止痛,祛湿,杀虫。治风寒头痛,鼻渊,齿痛,风寒湿痹,四肢挛痛,疥癞,瘙痒。 【中药苍耳子的药用价值】: 苍耳子:散风除湿,通鼻窍。用于风寒头痛,鼻渊流涕,风疹瘙痒,湿痹拘挛。 苍耳草:子宫出血,深部脓肿,麻风,皮肤湿疹。 苍耳全草亦供药用,治急、慢性胃肠炎,菌痢。 用量:苍耳子3~9克;苍耳草50~100克(30-60克)。
|